PMP模擬考試題(31-60題)
31.團隊發展的解散階段所需的關鍵管理技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項? 32.盡管公司的項目生命周期并未強令何時進行項目評審,但你認為在每個階段結束時評審績效是很重要的。這種評審的目的是: 33.對于一家向消費者出售產品的公司而言,隨著一種產品開始進入其生命周期的衰退和終結階段(即系統的撤出投資階段),必須打造新產品或設立新項目。這意味著:解答33 34.由于擔任過軟件項目的經理。你對于被任命為新系統集成項目的項目經理感到很愉快。該項目旨在代替國內現有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統。你發現需求跟蹤矩陣對于軟件是有幫助的,因此你決定在此系統集成項目中使用該矩陣。利用此矩陣有助于確保每個需求都: 35.許多工具與技術在實施整體變更控制過程中是有用的。如果要實施整體變更控制過程,你應該使用: 36.你需要將項目的測試職能外包。分包商部門告訴你,進行采購前必須準備以下哪個文件? 37.需求通常被歸為產品需求和項目需求。獲取并管理這兩類需求對于項目成功至關重要,因此你和團隊成員決定按照項目的這個分類系統來改進公司所有的通信設備。在采用此種方法時,下列除哪項外,都是產品需求的實例? 38.你政管理著一個具有五個分包商的項目,你必須監督合同履行、付款并管理供應商界面。一家分包商遞交了變更請求,希望擴大其工作范圍。你根據對此請求的評審,決定對合同進行修訂。以上屬于哪項活動? 39.工作分解結構描述了所有產品和項目工作,包括項目管理。他有時被稱作什么? 40.你正致力于所在城市的一個新項目。任務是建造環保的垃圾掩埋場。目前掩埋場地址很不受歡迎,此地的居民已搬至鄰近的其他城市。然而,盡管項目得到了公眾的支持,在被批準開始工作之前,需要召開若干市政府的聽證會。由于目前正處于項目規劃階段,在開始現場準備工作前,你正等待這些聽證會的具體時間定下來并召開。這些聽證會是哪項的實例? 41.近來,你公司引入了新的產品加工系統。你是該系統的項目經理,現被指派率領團隊實施所需變更,以提高效率和生產率。為有助于分析過程輸出,你和團隊成員決定使用以下哪項技術? 42.在你的制造型項目中,依據質量控制測量結果,管理層認識到需要立即對材料需求計劃(MRP)系統采取糾正措施,以將返工控制在最低水平。為執行必要的變更,你應該: 43.用各種決策制定的風格可用于團隊環境中。在質量和驗收都很重要的情況下,應采用以下那種風格? 44、你正管理著一家領先的制藥公司的一個新產品開發項目。盡管你的兄弟簽訂保密協議已有兩年,他最近離開了一家競爭公司,并告訴你那家公司不得不放棄了一個類似的產品開發項目,因為他缺少獲取某種關鍵化合物的能力。你意識到自己的公司將需要這種化合物。你還意識到,如果能及時研發新產品,并且食品與藥品管理局能很快批準,則你肯定會擔任公司的副總裁。這個項目的成功對你至關重要。因此,你應該: 45.在制定進度計劃時,你使用了關鍵鏈法而不是關鍵路徑法。假設你已確定了緩沖進度活動。你的計劃活動按照最晚可能發生的計劃開始和計劃結束日期進行安排。因此你將集中于: 46.你負責管理一組人員。他們正從事的工作是從三個可能的項目中選擇一個項目。項目旨在發防痱子劑。你們聚集到會議室時,許多團隊成員已經決定了要采用哪種項目選擇技術。有些人偏向于內部收益率(IRR),而另一些人擇贊成成本效益比率(BCR)。要決定采用哪種方法,你首先應該: 47.在考慮結束某項目之前,應當審查什么文件,從而確保已滿足了項目范圍? 48.作為成本管理計劃的一部分,存在著若干不同的績效測量的掙值規則。下列哪一項不是上述規則的一例? 49.你的項目團隊中存在一個沖突,但有足夠的時間解決它,并且你想要維系將來的關系。好在沖突所涉各方之間還存在相互信任和尊重。你決定采用面對的方式來解決此沖突。要采用這種方法,首先要: 50.評估項目進度績效的一項有效途徑是: 51.你是一位以目標為導向的項目經理,較之關系的建設,你更關注工作成就。這說明你趨向于通過利用下列哪項來解決沖突? 52.你在一個長期項目中工作,該項目對其顧客和用戶有若干益處。因此你作為項目經理,最先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識別出對于項目成功至關重要的干系人。由于該項目在完工后將需要組織予以長期支持,因此關鍵干系人是: 53.有效溝通發生在人與人之間。它由若干關鍵部分組成。例如,信息的目的,你傳送信息的受眾,以及信息內容本身。在進行信息發布時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是: 54.你正在指導一個大型會議。作為項目的一部分內容,你需要找到最合適的會議場所。你去看了5個場所。最貴場所的相關人員告訴你,若選擇他們,他們會送給你全家一個他們所特有的度假勝地的免費券。價格排名第二的場所未提任何優惠。但是這個場所對于會議室適宜的。你發現自己處于哪種情形? 55.當你準備結束項目時,你知道存在結束項目或階段過程的輸入。以下哪項是結束項目或階段過程的輸入? 56.不幸的是,項目成果低于預期。為確保這種情況不再發生,你舉行了全面的經驗教訓會議。你這樣做的理由是: 57.采購文件用于識別干系人過程,因為這些文件: 58.你完成了干系人分析。對于這些對項目享有很高的利益并具有很高的權力,可影響項目決策的干系人,你要怎么管理他們? 59.管理層已決定提前終止你所在的項目,因為競爭對手引入的新技術致使該項目產品過時。你已就將終止的部分項目工作簽訂了合同。幸運的是其中一個條款使你能夠在任何便利的時候終止工作。這意味著: 60.范圍說明的目的不包括下列哪個選項? 31.解析:團隊發展處于解散階段時(當然假定項目是正常運轉的),正好是項目或項目階段處于收尾時,此時是行政收尾的最后一個步驟:開慶功會,釋放資源,解散團隊。本題選擇C。 32.解析:據題干,項目每個階段末進行階段末評審績效并不意味著項目的結束,只是項目階段的結束。所以如果一個項目可以劃分為多個階段,那么顯然一個階段結束經過階段末評審,如果這個階段沒有什么失誤,即進入下一階段;如果這一階段有問題,則找出問題所在,該糾正時糾正,該補救時補救。階段末評審績效不可能是BCD,因為績效,從管理學的角度看,是組織期望的結果,是組織為實現其目標而展現在不同層面上的有效輸出,它包括個人績效和組織績效兩個方面。組織績效實現應在個人績效實現的基礎上,但是個人績效的實現并不一定保證組織是有績效的。如果組織的績效按一定的邏輯關系被層層分解到每一個工作崗位以及每一個人的時候,只要每一個人達成了組織的要求,組織的績效就實現了。本題選A。 33.解析:題干內容告訴我們,包含兩個內容破舊立新。所以據此可以排除C,而AD兩項屬于無中生有。破舊立新很大程度上是為了不被淘汰,為了生存,為了企業更好地發展。本題選擇B。 34.解析:參照PMBOK·P111.這是考查教材中的原文。本題選擇B。 35.解析:本題實際上是考查實施整體變更控制過程的工具與技術,查閱PMBOK·P98可知,選項中只有D項合適。 36.解析:題干中的“你”作為買方的代表(項目經理),需要向賣方(分包商)提供外包時的工作說明書(SOW),這是包含在合同中的一部分,工作說明書向分包商提供定義了的項目范圍,以便分包商展開工作。詳見PMBOK·P325.本題選擇A。 37.解析:此題比較簡單,需要考生熟知PMBOK·P105產品需求的相關內容。本題選擇A。 38.解析:詳見PMBOK·P335.關于實施采購的內容正好與題干內容相符,本題選擇A。 39.解析:此題相對簡單,需要考生熟知教材關于100%規則的相關內容。本題選B。見PMBOK·P121 40.解析:題干中有“聽證會”,可知其依賴關系不在項目團隊的控制范圍內,這屬于外部的依賴關系,本題選擇C。詳見PMBOK· 41.解析:注意:提高效率和生產率需要改進系統設計,因此需要使用控制圖。本題選擇D。 42.解析:變更,當然得走變更流程,實施整體變更控制過程,本題選擇B。 43.解析:商議是一個相對比較緩和的選擇,這與西方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相符:提倡個性解放和人人平等。因為在質量和驗收都很重要的情況下,涉及到的干系人很多,如果項目經理采取如A——命令的風格,這與強迫沒什么不同,如果采取C或D,這又無法突出講究個性的西方主流意識。此題選擇B。談判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商議”。 44.解析:此題涉及職業道德中的責任與誠實原則。項目經理有責任如實地向公司上層——管理層匯報如題干中的這些信息。本題選擇B。 45.解析:參閱PMBOK·P155中關于關鍵鏈法的內容其中最后一句。本題選擇C。 46.解析:項目是以項目目標為導向的,任何項目選擇方法都應該以組織的項目目標為基礎,要求項目團隊成員準確無誤的理解管理層的戰略意圖、理念和希望。本題選擇D。 47.解析:此題中的B項包含了AD,當然在結束項目之前,是需要審查項目范圍說明書和范圍管理計劃的,但也需要審查相應的別的計劃有沒有滿足項目的范圍。本題選擇最優答案B。 48.解析:參閱PMBOK·P166關于績效測量規則的內容,本題選擇C。 49.解析:沖突是正常的,是不可避免的,有效的成功管理沖突可有助于項目成功,可以提高生產力,改進工作關系。但是不管采取什么措施來管理沖突,首先得承認沖突的存在。如果不承認沖突存在,也就是否認沖突的存在,那么無論怎么高明有效的管理方法都是無用的。本題選擇C。 50.解析:評估績效的好壞,其實就是尋找偏差——把實際項目績效與計劃或預期績效相比較。而成本偏差和進度偏差時通常最需要分析的兩種偏差。如果是關鍵路徑上的某項活動出現少許延誤,就可能需要立即采取行動——糾偏。本題選擇D。 51.解析:題干的關鍵語句是“更關注工作成就”,“趨向于”。這樣,項目經理就會為了目標(或說結果)而“不擇手段”,因為唯有采取這樣一種看起來更為極端的處理沖突的方式——強迫,才能完成既定的項目目標,而且這是相對于項目經理而言屢試不爽的一種方法,盡管這種方法在PMI看來是一種最壞的方法,但是最壞不一定就不好,就不能產出最大的效益。本題選擇D。 52.解析:此題考查項目和運營的區別。運營相對于項目而言,是重復而持續的。其共同點就是同為組織戰略服務。據題干,項目完工后仍將需要組織長期支持,那么項目是具有臨時性的,這就不適合了。運營的重復和長期性倒是非常吻合。另外,運營經常在項目結尾階段交叉“會合”。所以此題最佳答案就是A。題目52 53.解析:據題干,信息的目的、傳送信息的受眾、信息內容都具備了,那么連接發送方和接收方的當然選擇就是媒介的選擇了,也就是雙方選擇什么樣的媒介進行溝通。本題選擇B。 54.解析:如果選擇第一種,顯然對項目經理來說是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是不可取的,屬于不當關系、非法行為;但如果選擇第二種則是正當行為,跟不當關系、非法行為無關,顯然AD不適合。第一種選擇違背職業道德,不存在“有利交易”,本身就是違法交易,據此可以排除C。此題項目經理在選擇第一種或第二種方案中膠著,對他自身而言屬于利益沖突。本題選擇B。 55.解析:此題需要考生熟悉教材,參閱PMBOK·P100-101.結束項目或階段的輸入除了項目管理計劃和組織過程資產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驗收的可交付成果。本題選擇C。 56.解析:此題事關項目經理的職業道德——責任原則。在責任原則中包含:期望性標準和強制性標準。而舉行全面經驗教訓會是PMI制訂的一項作為項目經理的期望性標準。也就是說,項目經理有責任在整個項目生命周期都進行經驗教訓總結,這樣做是為了持續改進項目,使項目效益更大化。此題選擇B。 57.解析:此題較偏,不易作答。主要要求考生熟知識別干系人的輸入之一:采購文件。之所以將采購文件作為識別干系人的輸入之一,是因為項目或者是某個采購活動的結果,或者項目是基于某個已經簽訂的合同,那么合同各方都是關鍵的項目干系人。本題選擇C。參見PMBOK·P247. 58.解析:這需要考生明白PMBOK·P249的圖10-4的內涵。據題干,既然該類干系人能夠影響項目決策,當然得重點管理了。本題選擇A。 59.解析:此題焦點集中在BC兩項上。注意C項中的“針對賣方在終止令發出之前”,這句話包含的意思是,項目在終止令發出之前,有可能績效很好,這樣的話就不能隨意終止項目了。因為PMI強調歷史信息,強調經驗教訓總結,強調記錄。PMI假定項目經理是客觀公正的,是有責任、尊重、公平、誠實心的。本題選擇B。本題中的后一句“幸運的是……”可以看成是合同中的一種特殊條款。 60.解析:D。盡管范圍說明包括約束和假設,但約束和假設是項目的先決條件,而非制作范圍說明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