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備考心得--時光如隙,勤而行之
工作十余年,一直在做和IT相關的工作,自已也走上了部門管理的崗位。這幾年來,項目林林總總做過不少,雖然大項目不多,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各種情況也經歷不少。無論是當甲方還是乙方,無論是單干還是合作,無論是一錘子買賣還是項目加運維一起做,在日常工作中,我需要扮演好多種角色,處理好多方面的關系,成功的經驗有之,失敗的教訓亦有之。一直有個想法,想系統地學習一下項目管理的知識,最重要的是系統地掌握一些方法和工具,用于指導實踐。 今年元月,恰好業內好友來訪,互聊近況。我談起這方面的想法,他立馬向我推薦神州巨龍的PMP認證培訓。我了解之后,覺得PMI的PMP符合我的三個需要:一是滿足我系統學習項目管理知識的需要;二是權威性;三是證書國際化,全球都認可。 做出決定后,馬上報名,此時離3月23日的考試已然只剩兩個半月的時間。交了銀子之后,內心感到了一陣壓力,在接下來的兩個多月時間里,必須全力以赴,一鼓作氣爭取一次過關,否則不僅錢花了變成“沉沒成本”,而且很可能演變為一種心理負擔,很難說后面再考就能過。所以,接下來的兩個多月里,我認真聽課,按照老師要求進行復習、做題,春節期間也不放松,把書看了一遍。時間過得很快,在一種緊張而飽滿的狀態中迎來了3月23號的PMP考試。考完后,著實忐忑了一陣。還好,結果是滿意的,辛苦的付出獲得了回報。我以3P2M的成績通過了PMP考試。在這里,我也想特別感謝神州巨龍的老師們,他們不僅課上得好,客服工作也做得很周到。 現在回想起來,我最終能夠通過考試,有一些體會愿意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是擺正心態,享受學習的過程。大文豪屠格涅夫說過:“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那你首先要吃得起苦。” 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辛苦是自然的,要善于自我調節。我認為考證是關鍵目標,但不是唯一目標。我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反思我曾經做過的一些項目,哪些地方如果學了PMP其實可以做得更好,比如說像溝通、授權等環節。雖然我花費了大量工作之余的時間來學習,可是我在學習的過程中就體會到了收獲,所以其實我學得挺快樂的,并沒有覺得有多枯燥。我覺得心態上要防止兩種傾向:一種是焦慮,可能是考證的壓力過大或者可支配的時間較少,我覺得會影響學習效果,這時候需要和老師、同學、朋友多溝通,尋找一些幫助;還有一種是自我放逐,學習前期有各種理由不抓緊,對考試心存僥幸,把對自己的要求放在考前最后一星期,這個特別不可取。 二是按老師說的去做。我所在的海淀班任課老師是吳永達老師,講課的節奏把握非常好,而且善于用淺顯易懂的例子來講解知識點,我覺得講課效果很好,課堂時間一晃而過,保證不打瞌睡。吳老師也總結了一套學習的方法經驗教給我們,我覺得只要認真聽講,把老師的要求落實到位,考試肯定能過。書一定要全部看,老師在課上只是提綱挈領講,下來要反復看書。老師說要看五遍,我認真看過三遍,這個離老師的要求有差距,但是確實需要時間,我后面有點時間不夠了。那本《如何準備PMP考試》也要看一遍,有助于理解,每一章后面的練習題同步做。吳老師的錄音一定要聽。我是利用上下班開車時在車里放著聽。一開始根本跟不上,聽多了慢慢就聽進去了。學習備考的兩個月里,30遍肯定是有了。做題就按神州巨龍的要求做,作業一定要做,錯了很正常,但不要忽視分析原因的環節,有助于鞏固提高。我覺得巨龍的作業這一點設計挺好的,必須要填寫錯誤原因才能提交。有時間的話,作業可以多做幾次。我的經驗是隔一天再做一次提交,可能還有錯的,再分析原因。 三是加入學習交流群。這一點非常重要。群里有兩到三名巨龍的在線老師很專業也很負責,在解答大家的問題,特別是丁成龍老師給我們分享了很多他的資料,對掌握知識點備考幫助很大。除此之外,群里童鞋對知識點和題目的討論很熱烈,我參與其中討論受益匪淺。作業中碰到自己不好理解的題目直接就可以在群里討論,也非常方便。另外,群里老師也分享了ITO圖的學習方法。 我自己覺得掌握ITO是最難的,我考完的感慨是要能把所有ITO都背下來基本可以拿5P了。幸好考試只考識別記憶。我在考試中最痛苦的就是看到把范圍、時間、進度、質量、風險等知識領域的執行、監控流程組中的ITO混在一起考你,當時確實有點暈。所以后考的童鞋有時間可以琢磨如何記住更多的ITO。 四是考前一周的準備。我的做法是書要快速地翻一遍,三套模擬題一天一套再做一遍,《如何準備PMP考試》中的200道模擬題也做一遍。考試中發現有好幾題與《如何準備PMP考試》中的題一樣。 總之,報名參加PMP認證考試其實就是一個做短期項目的過程,只不過項目經理和用戶都是自己,管理更簡單,戰略上藐視之,戰術上重視之,不打無準備的仗。聽從專家——老師的建議,采用關鍵鏈法制定進度計劃,通過反復地看書和做題進行質量保證和控制,充分用好資源,包括老師、學習小組和QQ交流群,最后肯定能達成拿證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