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的精髓--PMP考試經驗
在參加培訓的時候我尚未有豐富的項目管理經驗,看到周邊有的同事已經拿到了這個證書,公司也鼓勵我們去參加,自己也對項目管理比較感興趣,于是就報了清暉的培訓班,并最后幸運的通過了,覺得自己非常的榮幸,也非常的感謝清暉的老師們,特別是吳曉春老師的教務安排以及Frank老師上課的幽默搞笑,讓我們上課的時候總是能調動自己100%的注意力,這樣學起來事半功倍。 拿到PMP證書,并不是我們培訓的最終目的。PMP證書只是證明我們初步具備了正確的項目管理意識和操作技能;證明我們能做正確的事,并按正確的流程做 事;證明了我們能用正確的思維做正確判斷的能力。在項目管理中,PMP證書只是賦予了我們一個美麗的外表,但如何能在實際工作崗位上用到它,并充分發揮其價值呢?在擁有認證的基礎上在我們的業務管理工作中熟練運用PMP的知識不斷實踐、應用和改善,這才是學習項目管理的精髓: 首先,項目管理知識具有廣泛的普遍適用性,它的基本理論不會過時,適用于絕大多數領域的工作。在現實復雜的工作環境中,學會洞察管理層的管理思維、做事風 格和作業流程,了解業務相關利益者和干系人的需求,并能平衡這些需求,通過規劃、實施和控制把事情與工作做好。 做為一個PMP,需要運用在證書培訓中學到的思想方法來在有限的資源約束下,運用系統的觀點、方法和理論,對具體涉及的工作進行有效地管理,擬定計劃方案 去解決問題,更有計劃條理,更高效地去完成一件事,幫助我們真正改善業務管理質量。例如在業務開發工作中,對產品的相關工作可以采用多種WBS的分解方式 進行:按產品或項目的功能分解、按照項目的各個目標分解、按照產品的實施過程分解等。 平衡項目管理的多重制約因素(范圍,進度、預算、質量、資源和風險)。 其次,PMP偏重于實踐,相對與項目來說,項目經理是一個兼顧規劃者和執行者的角色,不但要注重于目標,更要注重于怎樣帶領團隊使目標實現,這個意義很大一部在于對人的組織協調能力,需要的不僅僅是書本知識,經驗和實踐的歷練相當重要。 明確項目管理部門及人員的分工與職責,形成工作說明書。 規范及細化業務管理流程,并按照項目管理的方法進行監控、總結并改進流程。 團隊建設方面: 確定計劃及目標,提高人員的交叉培訓的質量,重點提高團隊人員的項目管理和合同管理知識。以老帶新,進行團隊梯隊建設。 在人員流動頻繁的現狀下,加強人員之間的信任與認同感,增進團隊協作。 項目建設管理方面: 以PMP的知識完善項目從項目的投資決策開始到項目結束的全過程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評價,以實現項目的目標。 總之,項目管理需要的是我們的綜合管理能力,除了基礎知識,很多時候依賴于我們的特質和經驗。但不管是什么,我們必須學會怎樣去發現、表現、應用和控制它。資源永遠都是有限的或者說是短缺的,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取得項目的成功才是我們可以體現價值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