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PMP考試心得
2016年3月26日,對近1個月學習成果進行檢驗,我參加了PMP的考試。考試比較順利,答題時感覺也不錯,沒有遇到太多要命題,基本上都是在平時上課或練習中曾經數次謀面的。最終以2P3M平穩通過。 我是在參加2015年11月的軟考學習中首次接觸項目管理理論知識的,當時就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并開始把自己對管理理論的理解嘗試著用于實踐(我當時正好有項目在手)。首先不管效果如何,起碼對項目管理有了初步的認識和新的嘗試。結果是,軟考以2分之差掛了,但對PMP產生了興趣。 由于工作太忙,當時并沒有太多時間學習,只是走馬觀花的,選擇性的看了其中的一部分內容。 過年后相對清閑,眼看已快到3月,干脆辭了工作在家(連續8年在外地工作,基本每月可以回家一次,在家呆2天),做做家務,帶帶孩子,并且每天看書盡量保持2個小時左右。 下面就自己學習心得與體會與大家共分享。 一、 學習方法 對所有人都很重要,在漫長的學習中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并形成習慣,所以形成每個人的學習效率和效果都有很大差別。 書本是PMP考試的核心教材,是必須要看的。每天晚飯后看1小時(此時家人在看電視,賢內助在洗碗、打掃衛生),不求記住,只要知道里面大概說了些什么就行了,大概8點結束。然后和孩子玩,孩子每天9:30左右睡覺。花半個小時回想一下看過的內容,看還記得多少(常常幾乎忘光了),然后再看書,這次速度要快,要不就要影響休息了,盡量半個小時搞定。第二天早上醒來先別起床,把前一天看過的東西再回想一遍,看看是不是還記著一點,然后在看書,共用半小時搞定。 美好的一天又開始了,上午是家人的時間,順帶學做飯,干家務,或做些其他有助于家庭建設或興趣愛好的事。中午飯后把前面的有計劃分段,看其中一段,越往后段越多,要把握節奏,大概半小時能串完比較適合。下午和上午一樣。 第一遍就這樣完成了,大約需要10天時間。 第二遍開始找同一領域各過程的關系,干完什么,接下來干什么,主要建立比較明確的流程,順帶看一下每個過程都有哪些輸入輸出和工具,但不求記住,能稍稍理解就行,理解不了也無所謂,能記住幾個更好。所以第二遍比第一遍速度更快,只有40多個過程,但會稍微浪費一點腦細胞,大約需要5天時間。 第三遍要重點理解輸入輸出和工具,這一遍是最費腦力和精力的,太多了,要理解,結合老師的講解會輕松很多。要把這些記住一半以上,剩下的也要能基本理解,雖然沒記住,但出來知道是干什么用得,怎么用。大約需要5-7天時間。 到此PMBOK的重要任務完成。 做題。做題是鞏固知識點的必經之路,非常非常重要,不需要多,做兩套足矣。第一套會暴露出許多弱點,有的是根本看不明白的,有的是似曾相識,又模糊不清的。然后結合PMBOK和之前的錯題,針對性學習。大約需要3天時間。 第二次做題,此時你會感覺信心滿滿,錯題大幅下降,準確率明顯提升。對一些答案不統一的題不必太過糾結,這類題考試時也可按自己的想法來,或干脆蒙,總會有幾個這樣的題目。大約需要2天時間。 學習間斷結束,整個過程大約需要28天,60個小時左右。 二、 學習過程中注意事項 1、 不要貪多,每天按照既定計劃做就可以。 2、 不要鉆牛角尖,不要脾氣太倔,遇到太費解的就暫時放過,會在適當的時候不費吹灰之力就搞定的。 3、 注意作息時間,不要太晚休息,如果休息不好,對學習效率和效果會有很大影響。 4、 調節好和家庭、單位的關系,別讓這些花花草草的小事打亂自己的學習計劃。 三、 本人考PMP的幾個初衷 1、 由于常年在外地工作,回家次數也比較少(離家600公里,大致每月回家一次,呆2天,過年能呆半個月),自然家庭責任承擔很少,雖然媳婦一直任勞任怨,但自己非常內疚。多溝通一點,有助于家庭建設。 2、 多年在外辛勞,自己也想休息一段時間。 3、 多和孩子相處,正確引導,以身作則,為孩子培養一個良好的習慣,創造一個較好和環境和氛圍。 4、 反正也是閑著,學習一下,順帶考個證。 四、 結束語 1、從自身來說,經常學習,看書是個好習慣。經過一段的堅持,就一定會成為一種習慣。這比每天出去泡吧,打麻將或吹大牛、胡侃更有益,起碼會讓不良嗜好減弱。 2、對于家庭來說,是培養孩子的良好做法,孩子也會有樣學樣,不用苦心教導,又打又罵。要逐步培養孩子的學習方法,這會讓他(她)受益終身。 3、人生很短,不可能經歷很多事情,采用間接的方法才能使人快速成長,可以用心去體會,轉化為自己的知識、能力。 |